图层混合模式

在Photoshop中,图层的混合模式是指两个图层之间的叠加模式,也就是多个图层的透叠效果,如果只有一个图层则不能形成叠加,所以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层才可以实现图层的混合模式。图层混合模式决定了当前图层与其下方图层的像素如何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不同的“混合模式”会带给图像完全不同的合成效果。基色:指当前图层之下的图层的颜色。混合色:指当前图层的颜色。结果色:指混合后得到的颜色。基色+混合色=结果色,混合模式就是指基色和混合色之间的运算方式。在Photoshop中图层模式分为6组,27种混合模式。它们依次为:

正常组

不依赖底层图像。

正常:基础模式,上层完全覆盖下层。

作用原理:正常模式是默认的混合模式,它只显示当前图层的像素,不与下方图层产生混合效果。不透明度为 100% 时,完全显示当前图层;降低不透明度,会逐渐显示下方图层内容。

使用场景:在常规的图像编辑中,如添加文字、绘制图形等,正常模式是最常用的,因为它不会改变图层原本的显示效果。

技巧:与不透明度和填充度结合使用,可以创造半透明效果。

溶解:通过随机丢弃像素创造噪点效果。

作用原理:根据当前图层的不透明度,随机显示当前图层和下方图层的像素。不透明度越低,当前图层像素的随机分布越稀疏,溶解效果越明显。

使用场景:可以用于创建类似毛边、颗粒溶解的特殊效果,比如模拟物体逐渐消失的朦胧感、创建复古纹理、粒状效果和转场动画。

注意事项:溶解模式在不透明度低于100%时效果最明显,是制作喷砂、噪点和磨砂质感的利器。

变暗组

去掉亮部,暗部混合。

变暗:保留较暗的像素。

作用原理:比较当前图层和下方图层的像素亮度,取较暗的像素作为混合结果。即只保留两个图层中较暗的部分,较亮的部分会被替换。

使用场景:当需要加深图像的某些区域,或者去除图像中较亮的杂色时或者快速去除扫描文档中的污渍或白色背景,可以使用变暗模式。

正片叠底:模拟墨水叠加效果。

作用原理:将当前图层和下方图层的像素颜色相乘,结果颜色总是比原来的两种颜色都暗。黑色与任何颜色混合结果都是黑色,白色与任何颜色混合保持原来颜色不变。

使用场景:常用于创建阴影效果、模拟暗调氛围,或者叠加纹理以增加图像的质感、文字水印、阴影效果、快速去除白色背景。

颜色加深:增强暗部细节。

作用原理:通过增加对比度使下方图层的颜色变暗,以反映当前图层的颜色。当前图层越暗,下方图层变暗的程度越大。

使用场景:可以用于突出图像的暗部,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层次感、增强人像照片的暗部轮廓,提升照片戏剧感。

线性加深:通过降低亮度创造强烈对比。

作用原理:将当前图层的像素值与下方图层的像素值相减,如果结果为负数则显示为黑色。它比颜色加深模式的效果更强烈,会使图像迅速变暗。

使用场景:用于创建非常深的阴影效果或强调图像的暗部细节、增强建筑摄影的质感和体积感。

深色:比较基色和混合色的总亮度值。

作用原理:比较当前图层和下方图层的所有通道值总和,选择通道值总和较小的像素作为混合结果。

使用场景:当需要更精确地选择较暗区域进行混合时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图像的色彩信息,合成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保留暗部细节。

变亮组

去掉暗部,亮部混合。

变亮:保留较亮的像素。

作用原理:比较当前图层和下方图层的像素亮度,取较亮的像素作为混合结果。只保留两个图层中较亮的部分,较暗的部分会被替换。

使用场景:可以用于提亮图像的某些区域,或者去除图像中较暗的杂色,合成烟火、光效和闪电等元素。

滤色:模拟投影仪效果,去除黑色背景。

作用原理:与正片叠底相反,将当前图层和下方图层的像素颜色互补后相乘,结果颜色总是比原来的两种颜色都亮。白色与任何颜色混合结果都是白色,黑色与任何颜色混合保持原来颜色不变。

使用场景:常用于创建明亮的效果,如模拟光照、添加发光效果,合成透明素材、光效叠加、快速抠图等。

技巧:将带有黑色背景的图像设为滤色模式,黑色部分会自动变透明。

颜色减淡:增强高光效果。

作用原理:通过降低对比度使下方图层的颜色变亮,以反映当前图层的颜色。当前图层越亮,下方图层变亮的程度越大。

使用场景:可以用于提亮图像的暗部,增加图像的亮度和通透感,增强头发和金属的高光质感。

线性减淡(添加):创造炫目光效。

作用原理:将当前图层的像素值与下方图层的像素值相加,如果结果超过 255 则显示为白色。它比颜色减淡模式的效果更强烈,会使图像迅速变亮。

使用场景:用于创建非常明亮的效果,如模拟强光照射,制作耀斑、星光和霓虹效果。

浅色:选择较亮的区域。

作用原理:比较当前图层和下方图层的所有通道值总和,选择通道值总和较大的像素作为混合结果。

使用场景:当需要更精确地选择较亮区域进行混合时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图像的色彩信息。

对比组

去掉中性灰,亮暗部混合。

叠加:增强对比度的同时保留细节。

作用原理:根据下方图层的像素亮度,将正片叠底或滤色模式应用于当前图层。下方图层较暗时,使用正片叠底效果;下方图层较亮时,使用滤色效果。这种模式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

使用场景:常用于调整图像的整体对比度和色彩,使图像更加生动鲜明,增强照片层次感,是人像美化的常用模式。

柔光:温和提升对比度。

作用原理:类似于将当前图层的光照效果应用到下方图层上。当前图层较亮时,会使下方图层变亮;当前图层较暗时,会使下方图层变暗。它的效果相对柔和,不会像叠加模式那样强烈地改变图像的对比度。

使用场景:用于对图像进行轻微的调色和柔化处理,使图像看起来更加自然,人像磨皮和肤色提亮。

强光:强化对比和饱和度。

作用原理:根据当前图层的像素亮度,将正片叠底或滤色模式应用于下方图层。当前图层较暗时,使用正片叠底效果;当前图层较亮时,使用滤色效果。强光模式的效果比叠加模式更强烈,会显著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

使用场景:用于创建高对比度、高饱和度的图像效果,突出图像的主体。

亮光:极端增强对比度。

作用原理:通过增加或降低对比度来加深或减淡颜色,具体取决于当前图层的像素亮度。当前图层较亮时,使用颜色减淡效果;当前图层较暗时,使用颜色加深效果。

使用场景:可以用于创建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使图像更加生动,创造金属和水面的质感。

线性光:终极对比增强技法。

作用原理:通过增加或降低亮度来加深或减淡颜色,具体取决于当前图层的像素亮度。当前图层较亮时,使用线性减淡效果;当前图层较暗时,使用线性加深效果。线性光模式的效果比亮光模式更强烈。

使用场景:用于创建非常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如制作金属质感,高端频率分离修图技术的核心 ,能在保留纹理的同时实现完美修复。

技巧:将图像复制两层,上层应用高反差保留并设为线性光模式,下层应用高斯模糊,调整上层不透明度,能实现媲美好莱坞电影级别的皮肤修饰效果。

点光:基于阈值50%混合颜色。

作用原理:根据当前图层的像素亮度,替换下方图层的像素。当前图层较亮时,替换下方图层较暗的像素;当前图层较暗时,替换下方图层较亮的像素。

使用场景:可以用于创建点状的高光或阴影效果,增加图像的层次感。

实色混合:根据RGB值混合颜色。

作用原理:将当前图层和下方图层的像素颜色进行混合,结果只显示纯黑色、纯白色或原图层的纯色。它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对比效果,使图像的颜色变得更加纯粹。

使用场景:用于创建高对比度、简洁的图像效果,或者突出图像的主要颜色。

差值组

颜色反相融合,差集模式。

差值:用于查找图像差异。

作用原理:将当前图层和下方图层的像素颜色相减,结果的绝对值作为混合结果。白色与任何颜色混合会得到该颜色的反色,黑色与任何颜色混合保持原来颜色不变。

使用场景:常用于查找图像中的差异部分,或者创建特殊的反色效果,创造霓虹边缘效果,也是检测图像是否被编辑过的技术手段。

技巧:复制图层设为差值模式,如果两图层完全相同则显示为黑色。

排除:创造柔和的差值效果。

作用原理:与差值模式类似,但效果相对较柔和。它也是将当前图层和下方图层的像素颜色相减,但结果的对比度较低。

使用场景:可以用于创建一些柔和的反色或差异效果,避免差值模式过于强烈的对比。

减去:下图各通道值减去上图的对应通道值。若减法运算结果为负数,则剪切为 0 。 与将图像反相后并使用“线性加深”模式的效果一致。

作用原理:在 RGB 模式下,从下方图层的像素值中减去当前图层的像素值。如果结果为负数,则显示为黑色。

使用场景:在处理图像的暗部调整时可能会用到,例如去除图像中的阴影。

划分:除法运算,即下图各通道值除以上图的对应通道值,从而得到效果色。在使用划分模式时,如果将图像反相,得到的效果与使用“颜色减淡”模式时一致。

作用原理:用下方图层的像素值除以当前图层的像素值。这种模式会使图像变亮,并且会产生一些独特的色彩变化。

使用场景:可以用于创建一些特殊的色彩效果,如模拟透过彩色玻璃看物体的效果。

色彩组

颜色混合。

色相:应用上层色相,保留下层饱和度和明度。

作用原理:保留下方图层的亮度和饱和度,只使用当前图层的色相来创建混合结果。

使用场景:当需要改变图像的颜色而不改变其亮度和饱和度时,可以使用色相模式。例如,将一幅彩色图像的颜色替换为另一种颜色。

饱和度:应用上层饱和度,保留下层色相和明度。

作用原理:保留下方图层的亮度和色相,只使用当前图层的饱和度来创建混合结果。如果当前图层的饱和度为 0,则混合结果为灰度图像。

使用场景:用于调整图像的饱和度,增强或减弱图像的色彩鲜艳程度。

颜色:保留下层明度,应用上层色相和饱和度。

作用原理:保留下方图层的亮度,使用当前图层的色相和饱和度来创建混合结果。这种模式可以在不改变图像亮度的情况下,改变图像的颜色。

使用场景:常用于给黑白图像上色,或者调整彩色图像的颜色而不影响其亮度。

明度:保留下层色相和饱和度,应用上层明度。

作用原理:保留下方图层的色相和饱和度,只使用当前图层的亮度来创建混合结果。

使用场景:用于调整图像的亮度,而不改变其颜色和饱和度。例如,在需要统一多幅图像的亮度时可以使用。

总结

混合模式的核心是 “按需选择功能组”

变暗用加深模式(正片叠底、线性加深);

变亮用减淡模式(滤色、线性减淡);

增强对比用对比模式(叠加、柔光、线性光);

精准调色用颜色模式(色相、颜色、明度);

特殊效果用比较模式(差值、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