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影视相关工作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以加深对视频编辑工作的认识和领悟。计算机教程网将介绍视频编辑中的一些基础理论,具体内容包括常见视频编辑术语、电视制式介绍、常用视音频格式、图像基础知识,以及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等内容。
许多初学视频剪辑的新手会在视频编辑工作中接触到一些专业词汇,例如:关键帧、帧速率、序列、缓存等。在正式学习视频剪辑操作前,了解这些视频编辑术语的含义,能帮助更好地掌握视频编辑工作的要义,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
视频的概念
视频,又称视像、视讯、录影、录像、动态图像、影音,泛指一系列静态影像以电信号方式加以捕捉、记录、处理、储存、传送与再现的各种技术。视频的原理可通俗理解为:连续播放的静态图片,造成人眼的视觉残留,从而形成连续的动态影像。
常见专业术语
视频编辑中的常见术语主要有以下几个。
时长:指视频的时间长度,基本单位是秒。在Premiere中所见的时长00:00:00:00,分别代表的是“时:分:秒:帧”。
帧:视频的基本单位,可以理解为一张静态图片就是一顿。
关键帧:这是素材中的特定帧,标记为进行特殊的编辑或其他操作,以便控制完成动画的流、回放或其他特性。
帧速率:代表每秒播放帧的数量,单位是每秒多少帧( fps ),帧速率越高,视频会越流畅。
帧尺寸:代表帧(视频)的宽和高,宽和高用像素数量表示,帧尺寸越大,视频画面也就越大,像素数也越多。
画面尺寸:即实际显示画面的宽和高。
画面比例:视频画面实际显示宽和高的比值,即常说的4∶3、16 : 9。
画面深度:指的是色彩深度,对普通的RGB视频来说,8bit是最常见的。
Alpha通道:R、G和B颜色通道之外的另一种图像通道,用来存储和传输合成时所需要的透明信息。
锚点:在使用运动特效时用来改变片段中心位置的点。
缓存:计算机内存中一块用来存储静止图像和数字影片的区域,它是为影片的实时回放而准备的。
片段:由视频、音频、图片或任何能够输入Premiere中的类似内容所组成的媒体文件。
序列:由编辑过的视频、音频和图形素材组成的片段。
润色:通过润色声音的音量,重录对白的不良部分,以及录制旁白、音乐和声音效果,来创建高质量混音的过程。
时间码:存储在帧画面上用于识别视频帧的电子信号编码系统。
转场:两个编辑点之间的视觉或听觉效果,例如视频叠化或音频交叉渐变。
修剪:通过对多个编辑点进行细小调整来精确序列。
变速:在单个片段中,前进或倒转运动时动态改变速度。
压缩:对编辑好的视频进行重新组合时,减小剪辑文件容量大小的方法。
素材:影片的一小段或一部分,可以是音频、视频、静态图像或标题字幕。
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用于度量图像内数据量多少的一个参数。在一段视频作品中,分辨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位图图像细节的精细程度。通常情况下,图像的分辨率越高,所包含的像素就越多,图像就越清晰。但需要注意的是,存储高分辨率图像也会相应增加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我们可以把整个图像想象成是一个大型的棋盘,而分辨率的表示方式就是棋盘上所有经线和纬线交叉点的数目。以分辨率为2436×1125的手机屏幕来说,它的分辨率代表了每一条水平线上包含有2436个像素点,共有1125条线,即扫描列数为2436列,行数为1125行。
这里以Premiere软件为例,在进入“新建序列”对话框后,单击顶部的“设置”按钮,然后在界面中单击展开“编辑模式”下拉列表,在列表中有多种分辨率的预设类型可供选择,如图所示。

影视制作常用格式
在影视制作中会用到视频、音频及图像等素材,在正式学习Premiere软件的操作之前,应当对视频编辑的规格、标准有清晰的认识。
电视制式
电视广播制式主要分为NTSC、PAL、SECAM这3种,由于各国对电视影像制定的标准不同,其制式也会有所不同。
1.NTSC制
正交平衡调幅制,英文全称为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制式),简称NTSC制。该制式是1952年由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指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主要在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台湾,以及大部分中美和南美地区被采用。
NTSC制式的帧频约为30fps(实际为29.97fps),每帧525行262线,标准的分辨率为720×480,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比例为4∶3或16∶9。NTSC制式虽然解决了彩色电视和黑白电视广播相互兼容的问题,但是存在相位容易失真、色彩不太稳定的缺点。图所示为在Premiere中新建序列时,软件提供的几种NTSC制式类型。

2.PAL制
正交平衡调幅逐行倒相制,英文全称为Phase-Alternative Line,简称PAL制。该制式是西德在1962年指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采用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的技术方法,克服了NTSC制相位敏感造成色彩失真的缺点,主要在英国、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洲大部分国家被采用。
PAL制式的帧频是25fps,每帧625行312线,标准分辨率为720×576,画面比例为4∶3。PAL制式对相位失真不敏感,图像彩色误差较小,但编码器和解码器都比NTSC制式的复杂,信号处理也较麻烦,接收机的造价也高。图示为在Premiere中新建序列时,软件提供的几种PAL制式类型。
3.SECAM制
行轮换调频制,英文全称为Sequential Coleur Avec Memoire,简称SECAM制。该制式是顺序传送彩色信号与存储恢复彩色信号制,由法国在1956年提出、1966年制定的一种新的彩色电视制式,主要在法国、俄罗斯和中东等地区被采用。
SECAM制式的帧频为25fps,每帧625行312线,隔行扫描,画面比例为4∶3,标准分辨率为720×576。SECAM制式的特点是不怕干扰,彩色效果好,但兼容性差。
视频的色彩系统
色彩是人的眼睛对于不同频率的光线的不同感受。在色彩学中,人们建立了多种色彩模型,以一维、二维、三维甚至四维空间坐标来表示某一色彩,遮罩坐标系统所能定义的色彩范围即“色彩空间”(源于西方的Color Space,又称为色域)。常用的色彩模型有RGB、HSV、HIS、LAB、CMY等。
1.RGB色彩模型
RGB模型通常采用图1-5所示的单位立方体来表示。在立方体的主对角线上,各原色的强度相等,产生由暗到明的白色,也就是不同的灰度值。(0,0,0)为黑色,(1,1,1)为白色。正方体的其他六个角点分别为红、黄、绿、青、蓝和品红。
2.HSV模型
HSV模型中的每一种颜色都是由色相(Hue,简称H)、饱和度(Saturation,简称S)和明度( Value,简称V)所表示的。如图所示,HSV模型对应了坐标系中的一个圆锥形子集,圆锥的顶面对应V=l,它包含RGB模型中的R=l、G-1、B-l这3个面,所代表的颜色较亮;色彩H由绕V轴的旋转角给定。红色对应角度0°,绿色对应角度120°,蓝色对应角度240°。在HSV颜色模型中,每一种颜色和它的补色相差180°。
常用视频格式
视频格式是视频播放软件为了能够播放视频文件而赋予视频文件的一种识别符号,可以分为适合本地播放的本地影像视频和适合在网络中播放的网络流媒体影像视频两大类。视频格式实际上是一个容器里包裹着不同的轨道,使用容器的格式关系到视颊的可扩展性。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视频格式。
1.AVI
AVI (Audio Video Interleave),即音频视频交叉存取格式。1992年初Microsoft公司推出了AVI技术及其应用软件VFW (Video for Windows)。在AVI文件中,运动图像和伴音数据是以交织的方式存储,并独立于硬件设备。这种按交替方式组织音频和视像数据的方式,可使得读取视频数据流时能更有效地从存储媒介得到连续的信息。构成一个AVI文件的主要参数包括视像参数、伴音参数和压缩参数等。AVI具有非常好的扩充性。这个规范由于是由微软制定,因此微软全系列的软件包括编程工具VB、VC都提供了最直接的支持,因此更加奠定了AVI在PC上的视频霸主地位。由于AVI本身的开放性,获得了众多编码技术研发商的支持,不同的编码使得AVI不断被完善,现在几乎所有运行在PC上的通用视频编辑系统,都是以支持AVI为主的。
2.FLV
FLV格式是FLASH VIDEO格式的简称,随着Flash MX的推出,Macromedia公司开发了属于自己的流媒体视频格式——FLV格式。FLV流媒体格式是一种新的视频格式,由于它形成的文件极小、加载速度也极快,这就使得网络观看视频文件成为可能。FLV视频格式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视频文件导入Flash后,使导出的SWF格式文件体积庞大,不能在网络上很好地使用等缺点。
3.MOV
MOV格式是美国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视频格式。MOV视频格式具有很高的压缩比率和较完美的视频清晰度,其最大的特点还是跨平台性,不仅能支持Mac OS,也能支持Window操作系统。MOV格式的文件主要由QuickTime进行播放,该格式具有跨平台、存储空间要求小等技术特点,此外,采用了有损压缩方式的MOV格式文件,画面效果较AVI格式要稍微好一些。
4.MPEG
MPEG (Moving Picture Export Group)是1988年成立的一个专家组,它的工作是开发满足各种应用的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压缩、解压缩和编码描述的国际标准。到2004年为止,开发和正在开发的MPEG标准有MPEG-1、MPEG-2、MPEG-4、MPEG-7和MPEG-21。MPEG系列国际标准已经成为影响最大的多媒体技术标准,对数字电视、视听消费电子产品、多媒体通信等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产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WMV
WMV格式(Windows Media Video),是微软推出的一种采用独立编码方式、并且可以直接在网上实时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缩格式。WMV视频格式的主要优点有:本地或网络回放、可扩充的媒体类型、可伸缩的媒体类型、多语言支持、环境独立性、丰富的流间关系以及扩展性等。
6.RMVB
RMVB格式是由RM视频格式升级而延伸出的新型视频格式,RMVB视频格式的先进之处在于,打破了原先RM格式使用的平均压缩采样的方式,在保证平均压缩比的基础上,更加合理地利用比特率资源,也就是说对于静止和动作场面少的画面场景采用较低编码速率,从而留出更多的带宽空间,这些带宽会在出现快速运动的画面场景时被利用掉。这就在保证了静止画面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运动图像的画面质量,从而在图像质量和文件大小之间达到了平衡。同时,与DVDrip格式相比,RMVB视频格式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一部大小为700MB左右的DVD影片,如将其转录成同样品质的RMVB格式,最多也就400MB左右。不仅如此,RMVB视频格式还具有内置字幕和无需外挂插件支持等优点。
常见音频格式
计算机教程网将为大家介绍音频的一些常见格式。
1.WAV
WAV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W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 A LAW等多种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标准格式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样,也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为88K/s,16位量化位数。尽管音色出众,但在压缩后的文件体积过大,相对于其他音颊格式而言是一个缺点。WAV格式也是目前PC机上广为流行的声音文件格式,几乎所有的音频编辑软件都能识别WAV格式。
2.MP3
MP3格式(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lIIl,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简称MP3)利用人耳对高频声音信号不敏感的特性,将时域波形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并划分成多个频段,对不同的频段使用不同的压缩率,对高频信号加大压缩比(甚至忽略信号),对低频信号使用小压缩比,保证信号不失真。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抛弃人耳基本听不到的高频声音,只保留能听到的低频部分,从而将声音用l∶10甚至1∶12的压缩率压缩,所以具有文件小、音质好的特点。由于这种压缩方式的全称叫MPEG Audio Player 3,所以人们把它简称为MP3。
3.MIDI
MIDI (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格式又称为乐器数字接口。MIDI允许数字合成器和其他设备交换数据。MID文件格式由MIDI继承而来。MID文件并不是一段录制好的声音,而是记录声音的信息,然后再告诉声卡如何再现音乐的一组指令。这样一个MIDI文件每存1分钟的音乐只用大约5~10KB。MID文件主要用于原始乐器作品、流行歌曲的业余表演、游戏音轨,以及电子贺卡等。
4.WMA
WMA格式(Windows Media Audio),它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与MP3格式齐名的一种新的音频格式。由于WMA在压缩比和音质方面都超过了MP3,更是远胜于RA(Real Audio),即使在较低的采样频率下也能产生较好的音质。WMA7之后的WMA支持证书加密,未经许可(即未获得许可证书),即使是非法拷贝到本地,也是无法收听的。
常见的图像格式
在
计算机中常用的图像存储格式有BMP、TIFF、JPEG、GIF、PSD和PDF等。下面
计算机教程网为大家进行简单介绍。
1.BMP
BMP格式是Windows中的标准图像文件格式,它以独立于设备的方法描述位图,各种常用的图形图像软件都可以对该格式的图像文件进行编辑和处理。
2.TIFF
TIFF格式是常用的位图图像格式,TIFF位图可具有任何大小的尺寸和分辨率,用于打印、印刷输出的图像建议存储为该格式。
3.JPEG
JPEG格式是一种高效的压缩格式,可对图像进行大幅度压缩,最大限度地节约网络资源,提高传输速度,因此用于网络传输的图像一般存储为该格式。
4.GIF
GIF格式可在各种图像处理软件中通用,是经过压缩的文件格式,因此一般占用空间较小,适合于网络传输,一般常用于存储动画效果图片。
5.PSD
PSD格式是Photoshop软件中使用的一种标准图像文件格式,可以保留图像的图层信息、通道蒙版信息等,便于后续修改和特效制作。一般在Photoshop中制作和处理的图像建议存储为该格式,以最大限度地保存数据信息,待制作完成后,再转换成其他图像文件格式,进行后续的排版、拼版和输出工作。
6.PDF
PDF格式又称可移植(或可携带)文件格式,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并包括对专业的制版和印刷生产有效的控制信息,可以作为印前领域通用的文件格式。